注意!孩子频繁眨眼、经常摇头或挤眉弄眼、发出怪声等,可能是抽动障碍!
什么是抽动障碍?
抽动障碍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抽动症,它一般起病于儿童期,好发于4-6岁,10-12岁症状最严重,是以抽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性疾病。易共患多动症、强迫症、抑郁症及焦虑症等疾病。
1、症状表现
抽动的主要症状是运动抽动与发声抽动:
运动抽动包括头、颈、肩、躯干和四肢多个部位的肌肉收缩运动,表现为频繁眨眼、经常摇头或挤眉弄眼以及踢腿、甩手动作,甚至腹肌抽动、全身抽动。
发声抽动时鼻部、口腔或者咽喉部的气流引起异常发声,表现为吸鼻声、清嗓子声以及干咳声,甚至出现脏话或者发出一些怪异的如同动物的叫声。
抽动症状的特点是不随意、突发、快速、重复和非节律性,在意志的控制下可以在短时间内暂时不发生,但不能较长时间的控制自己不发生抽动症状。所有抽动症状均出现在白天清醒时期,在紧张、焦虑、压力、疲劳或感染时症状加剧,身心放松时减少,熟睡后全部消失。
2、临床类型
根据发病年龄、病程、临床表现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、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、Tourettes综合征:
短暂性抽动障碍等抽动症状在一天内多次发生,持续2周以上,但不超过一年。
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病程持续,往往超过1年以上。
Tourettes综合症的患者每天都有抽动发生,少数患者的抽动呈间断性,但发作间隙期不超过2个月,病程持续迁延,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很大。
造成抽动障碍的原因都有哪些?
目前医学界尚未明确抽动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,推测可能与遗传生物因素、环境因素、心理社会因素等相关,是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具体的情况到目前为止还不甚明确。
家长该如何应对?
在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表现时,家长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。
对于病情比较轻、病程比较短的抽动障碍患者,家长可以对其进行观察,主要是看抽动障碍是否影响孩子的学习、生活以及社交行为。
作为家长,首先要对抽动障碍建立正确的认识,能够正确面对抽动障碍。抽动是疾病的症状而不是孩子本身调皮捣蛋,而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。在此基础上,家长要有放松的心态,很多家长会非常焦虑关注、纠正孩子的异常行为,这会给孩子的后续治疗带来不利影响。
抽动障碍患者及其家属需给予医学教育及心理支持,如果孩子病情比较重,家长需要和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,让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一系列行为是由于疾病导致的,并非调皮捣蛋。对于学龄期的抽动障碍患者,如果能够获得老师的理解,将会有助于孩子的后续治疗。除了老师,同学的理解也很重要,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,消除同学对于孩子的歧视。
对于抽动症,许多家长非常焦虑担心疾病是否伴随孩子终生。抽动障碍整体治疗效果是良好的,多数的抽动障碍患者在青春期或成年期会缓解,抽动障碍儿童长大后可以像健康的成年人一样工作和生活。仅有20%左右的抽动障碍患者的抽动会迁延到成年或终生,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职业生涯。
当孩子的行为影响学习、生活时,建议前往相关心理科就诊,并且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